來源:綿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網
作為在科創園區落戶僅1年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綿陽賽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擁有2名留美博士、10余名本科以上學歷的員工,更顯朝氣蓬勃。
如此多的年輕且高學歷有志青年,選擇共同在綿陽干事創業的理由,賽恩新能源總經理劉昆明說:“得益于綿陽科技城的獨特魅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濃郁的愛才敬才氛圍,我們在創業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公司產值在第一年就達到了800萬元。”
同劉昆明一樣,越來越多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被綿陽吸引來此創新創業。據統計,近年來,來綿創業就業的高學歷畢業生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2013年和2014年,來綿就業博士分別為10人、19人,來綿就業碩士分別為358人、535人,綿陽科技城已成為創新創業的“人才高地”。
在大多城市都在鼓勵創新創業的今天,我市憑借什么贏得各類人才的青睞?“這離不開科技城建設的巨大潛力和綿陽城市宜居宜業的獨特魅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川萍分析說,作為國家唯一科技城,綿陽科技城建設潛力巨大,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雄厚的科技實力、優越的生態環境,對高學歷畢業生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為了讓更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各類高學歷人才集聚在綿陽,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環境營造。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爭取下,國家正式同意科技城比照執行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省委、省政府還專門出臺支持科技城建設的10條政策措施,支持綿陽建設10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在這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支撐下,我市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優勢愈加明顯。
此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知識產權保護、信貸融資風險補償等20余項政策措施,為創新創業人才來綿追夢筑夢提供了政策支持;去年底,我市針對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涌泉計劃”又專門出臺33條政策,全面扶持來綿的創新創業人才。
為了讓高學歷畢業生投身綿陽、扎根科技城,我市還在平臺建設、服務優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大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氛圍。近年來,我市在建成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的基礎上,鼓勵在綿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截至2013年底,我市擁有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家,擁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4個,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9個,為各類高學歷創新創業人才實現夢想提供了廣闊空間。
為了給各類高學歷人才提供更多更優的服務,我市建立起了市委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制度;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對引進人才的落戶、子女就學等實行專門服務。
2013年,省、市還共同出資6000萬元設立科技城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科技企業扶持、科技創新平臺和團隊資助、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等;去年,市委、市政府又一次性拿出6650.5萬元,重獎四大類13個人才項目。
來綿高學歷畢業生逐年增多
科技城魅力引才 高含金量政策聚才 愛才敬才氛圍留才
科技城魅力引才 高含金量政策聚才 愛才敬才氛圍留才
作為在科創園區落戶僅1年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綿陽賽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擁有2名留美博士、10余名本科以上學歷的員工,更顯朝氣蓬勃。
如此多的年輕且高學歷有志青年,選擇共同在綿陽干事創業的理由,賽恩新能源總經理劉昆明說:“得益于綿陽科技城的獨特魅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濃郁的愛才敬才氛圍,我們在創業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公司產值在第一年就達到了800萬元。”
同劉昆明一樣,越來越多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被綿陽吸引來此創新創業。據統計,近年來,來綿創業就業的高學歷畢業生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2013年和2014年,來綿就業博士分別為10人、19人,來綿就業碩士分別為358人、535人,綿陽科技城已成為創新創業的“人才高地”。
在大多城市都在鼓勵創新創業的今天,我市憑借什么贏得各類人才的青睞?“這離不開科技城建設的巨大潛力和綿陽城市宜居宜業的獨特魅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川萍分析說,作為國家唯一科技城,綿陽科技城建設潛力巨大,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雄厚的科技實力、優越的生態環境,對高學歷畢業生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為了讓更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各類高學歷人才集聚在綿陽,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環境營造。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爭取下,國家正式同意科技城比照執行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省委、省政府還專門出臺支持科技城建設的10條政策措施,支持綿陽建設10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在這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支撐下,我市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優勢愈加明顯。
此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知識產權保護、信貸融資風險補償等20余項政策措施,為創新創業人才來綿追夢筑夢提供了政策支持;去年底,我市針對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涌泉計劃”又專門出臺33條政策,全面扶持來綿的創新創業人才。
為了讓高學歷畢業生投身綿陽、扎根科技城,我市還在平臺建設、服務優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大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氛圍。近年來,我市在建成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的基礎上,鼓勵在綿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截至2013年底,我市擁有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家,擁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4個,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9個,為各類高學歷創新創業人才實現夢想提供了廣闊空間。
為了給各類高學歷人才提供更多更優的服務,我市建立起了市委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制度;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對引進人才的落戶、子女就學等實行專門服務。
2013年,省、市還共同出資6000萬元設立科技城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科技企業扶持、科技創新平臺和團隊資助、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等;去年,市委、市政府又一次性拿出6650.5萬元,重獎四大類13個人才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