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綿陽新聞網
邁入電商時代,發展智慧經濟。近年來,我市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推進產業轉型的驅動器,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運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突出規劃引領,狠抓項目帶動,切實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打造四川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四川省第二大電子商務集聚區,全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數據最具說服力。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13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200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網絡零售額33億元、同比增長65%。今年1-11月,全市實現電商交易額1478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69.4%;實現網絡零售額49.73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58.6%。
隊伍壯大 產業集聚
“三大亮點”展現電商發展活力
“目前,我市打造四川‘第二大電商基地’的基礎和實力已初步顯現。”市商務局局長潘大欽介紹說,我市電商快速發展呈現三大亮點:主體隊伍不斷壯大,經營方式日趨多樣,產業集聚初步顯現。
潘大欽告訴記者,我市正結合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加快促進電子商務孵化基地、電子商務總部基地等電子商務集聚區建設,積極改善電商企業集聚發展條件,建立完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據了解,我市已擁有四川科瑞公司、維斯特商品交易市場、金循環再生資源、靚家宅配、食哈哈等電子商務平臺企業32家;長虹新能源、家福來電器、綽迷生物等依托第三方平臺開設網店的企業1200余家;包括電商平臺服務、物流配送、呼叫中心、網絡營銷等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商160余家。
四川科瑞公司正逐步向集約經營轉變,建立了專業的設計團隊和營銷團隊,以其較強的技術支撐著力打造“富樂網購”綿陽本土綜合型電子商務平臺。靚家宅配公司研發了靚家宅配家居建材電子商務O2O平臺,著力打造的12000平米綿陽首家家居建材網購體驗中心,是國內第一家家居建材O2O直購商城。靚家宅配網上商城今年9月上線以來,已注冊用戶12600多人,通過網絡預定到線下體驗中心成交金額達300余萬元。
同時,科創區已被列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基地現有建筑面積約30000平方米,目前已入駐包括長虹佳華、九洲科瑞、IBM大數據分析競爭力中心等一批電子商務和信息軟件等電商應用關聯企業。
大力引資 培養人才
“五大工程”助推電商發展進入快車道
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生產、消費乃至人們的生活帶來深刻影響,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市緊盯當代經濟發展前沿,大力實施“五大工程”,助推電子商務發展駛入快車道。
實施電子商務招商引資工程。建立電子商務招商引資跟蹤協調機制,加強與京東、阿里巴巴、星河互聯等知名電商企業對接,今年以來引進和跟蹤洽談大龍網、一達通、易網科技等一批知名電商企業,中國網庫、北京友寶、綽迷生物科技、金循環等知名電商企業紛紛落戶綿陽。2014四川電子商務博覽會期間,電子商務大放異彩,對接活動成效顯著,吸引880余家企業赴會參展,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1.36億元,全市達成項目合作協議的電子商務投資類項目15個,總投資24.96億元。
實施電子商務平臺支撐工程。圍繞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行業垂直平臺、綜合服務平臺等,著力培育壯大科瑞“覓來”時尚購物、江豆網、E-長虹等本土綜合型第三方平臺,完善“綿陽造名優特新產品網上展銷會”、“富樂網購”等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品牌打造,帶動產品銷售。2014年,新培育“覓來”商城、靚家宅配、天泰國際食品城等8家電商平臺上線。
實施電子商務推廣應用工程。積極鼓勵市內大型商場、批發市場、連鎖超市、餐飲企業等建立平臺或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實現轉型升級,高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劍南國際食品城、毅德商貿城、家福來電器、四維餐飲等紛紛加入電子商務大軍。2014年“天府網交會·綿陽分會”共有500余家專業市場、商貿、生產型企業和電商企業抱團觸網,共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3.6億元。
實施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程。今年以來,共舉辦2014年四川省電子商務應用推廣(綿陽站)培訓會、2014年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專業論壇等活動10余場,參與培訓企業達3200余家,培訓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人員4000余人次,為我市傳統企業有效應用電商平臺,贏得資源、信息優勢,更好地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提供了寶貴的借智借力機遇。
實施電子商務示范帶動工程。指導科創區成功申報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三臺縣成功申報商務部、財政部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縣,四川科瑞軟件有限公司、北川維斯特商品交易市場成功申報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江油市正積極申報四川省電子商務示范縣……積極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扶持,鼓勵企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為企業爭取部省電子商務扶持資金2500萬元。
轉變方式 發揮優勢
建設西部電商發展“新增長極”
“將綿陽建設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增長極。”談到下階段的發展目標,潘大欽表示,我市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創新發展、重點突出”的原則,以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支撐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興先導型作用,加快構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業態豐富、模式完善、占領發展高地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體系。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將結合“三網融合”和“智慧綿陽”試點城市建設,大力發展移動電商,加快提高4G網絡和WIFI在公共場所的覆蓋率,同時,引導生活360微商圈、窩購生活、萊德視界等中小微電商企業運用移動電子商務平臺推廣銷售,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我市還將著力打造區域電商,整合市內商貿流通實體企業資源,差異、錯位發展,大力發展同城電商;積極推進跨境電商,帶動綿陽電商與全球互動,促進貿易、流通、信息一體化電子商務建設,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大力實施“雙進”工程,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工程,力爭2015年培育市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區)4個,培育市級電子商務示范社區1-2個。
潘大欽告訴記者,為充分發揮綿陽科技城資源及發展成本等優勢,我市將建立電子商務招商引資部門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商務、招商等市級部門和各縣市區、園區政府職能作用,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具有輻射帶動和支撐作用的電子商務企業來綿設立交易中心、結算中心、數據中心等,2015年,力爭引進3-5家知名電商企業落戶綿陽。
邁入電商時代,發展智慧經濟。近年來,我市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推進產業轉型的驅動器,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運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突出規劃引領,狠抓項目帶動,切實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打造四川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四川省第二大電子商務集聚區,全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數據最具說服力。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13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200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網絡零售額33億元、同比增長65%。今年1-11月,全市實現電商交易額1478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69.4%;實現網絡零售額49.73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58.6%。
隊伍壯大 產業集聚
“三大亮點”展現電商發展活力
“目前,我市打造四川‘第二大電商基地’的基礎和實力已初步顯現。”市商務局局長潘大欽介紹說,我市電商快速發展呈現三大亮點:主體隊伍不斷壯大,經營方式日趨多樣,產業集聚初步顯現。
潘大欽告訴記者,我市正結合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加快促進電子商務孵化基地、電子商務總部基地等電子商務集聚區建設,積極改善電商企業集聚發展條件,建立完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據了解,我市已擁有四川科瑞公司、維斯特商品交易市場、金循環再生資源、靚家宅配、食哈哈等電子商務平臺企業32家;長虹新能源、家福來電器、綽迷生物等依托第三方平臺開設網店的企業1200余家;包括電商平臺服務、物流配送、呼叫中心、網絡營銷等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商160余家。
四川科瑞公司正逐步向集約經營轉變,建立了專業的設計團隊和營銷團隊,以其較強的技術支撐著力打造“富樂網購”綿陽本土綜合型電子商務平臺。靚家宅配公司研發了靚家宅配家居建材電子商務O2O平臺,著力打造的12000平米綿陽首家家居建材網購體驗中心,是國內第一家家居建材O2O直購商城。靚家宅配網上商城今年9月上線以來,已注冊用戶12600多人,通過網絡預定到線下體驗中心成交金額達300余萬元。
同時,科創區已被列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基地現有建筑面積約30000平方米,目前已入駐包括長虹佳華、九洲科瑞、IBM大數據分析競爭力中心等一批電子商務和信息軟件等電商應用關聯企業。
大力引資 培養人才
“五大工程”助推電商發展進入快車道
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生產、消費乃至人們的生活帶來深刻影響,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市緊盯當代經濟發展前沿,大力實施“五大工程”,助推電子商務發展駛入快車道。
實施電子商務招商引資工程。建立電子商務招商引資跟蹤協調機制,加強與京東、阿里巴巴、星河互聯等知名電商企業對接,今年以來引進和跟蹤洽談大龍網、一達通、易網科技等一批知名電商企業,中國網庫、北京友寶、綽迷生物科技、金循環等知名電商企業紛紛落戶綿陽。2014四川電子商務博覽會期間,電子商務大放異彩,對接活動成效顯著,吸引880余家企業赴會參展,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1.36億元,全市達成項目合作協議的電子商務投資類項目15個,總投資24.96億元。
實施電子商務平臺支撐工程。圍繞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行業垂直平臺、綜合服務平臺等,著力培育壯大科瑞“覓來”時尚購物、江豆網、E-長虹等本土綜合型第三方平臺,完善“綿陽造名優特新產品網上展銷會”、“富樂網購”等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品牌打造,帶動產品銷售。2014年,新培育“覓來”商城、靚家宅配、天泰國際食品城等8家電商平臺上線。
實施電子商務推廣應用工程。積極鼓勵市內大型商場、批發市場、連鎖超市、餐飲企業等建立平臺或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實現轉型升級,高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劍南國際食品城、毅德商貿城、家福來電器、四維餐飲等紛紛加入電子商務大軍。2014年“天府網交會·綿陽分會”共有500余家專業市場、商貿、生產型企業和電商企業抱團觸網,共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3.6億元。
實施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程。今年以來,共舉辦2014年四川省電子商務應用推廣(綿陽站)培訓會、2014年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專業論壇等活動10余場,參與培訓企業達3200余家,培訓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人員4000余人次,為我市傳統企業有效應用電商平臺,贏得資源、信息優勢,更好地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提供了寶貴的借智借力機遇。
實施電子商務示范帶動工程。指導科創區成功申報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三臺縣成功申報商務部、財政部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縣,四川科瑞軟件有限公司、北川維斯特商品交易市場成功申報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江油市正積極申報四川省電子商務示范縣……積極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扶持,鼓勵企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為企業爭取部省電子商務扶持資金2500萬元。
轉變方式 發揮優勢
建設西部電商發展“新增長極”
“將綿陽建設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增長極。”談到下階段的發展目標,潘大欽表示,我市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創新發展、重點突出”的原則,以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支撐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興先導型作用,加快構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業態豐富、模式完善、占領發展高地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體系。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將結合“三網融合”和“智慧綿陽”試點城市建設,大力發展移動電商,加快提高4G網絡和WIFI在公共場所的覆蓋率,同時,引導生活360微商圈、窩購生活、萊德視界等中小微電商企業運用移動電子商務平臺推廣銷售,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我市還將著力打造區域電商,整合市內商貿流通實體企業資源,差異、錯位發展,大力發展同城電商;積極推進跨境電商,帶動綿陽電商與全球互動,促進貿易、流通、信息一體化電子商務建設,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大力實施“雙進”工程,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工程,力爭2015年培育市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區)4個,培育市級電子商務示范社區1-2個。
潘大欽告訴記者,為充分發揮綿陽科技城資源及發展成本等優勢,我市將建立電子商務招商引資部門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商務、招商等市級部門和各縣市區、園區政府職能作用,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具有輻射帶動和支撐作用的電子商務企業來綿設立交易中心、結算中心、數據中心等,2015年,力爭引進3-5家知名電商企業落戶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