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科技服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3年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有關專家表示,從近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知識產權工作“循序漸進”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國逐漸把知識產權工作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近年來,在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礎上,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我國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打通了知識產權工作鏈條的各個環節,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到了我國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之中。
循序漸進 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回首2012年末,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的大背景下,黨的十八大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當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進一步提出了“要加強外商投資權益和知識產權保護”,突出了在“穩定利用外資規模,擴大對外投資”過程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現實要求。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許春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而企業的國際競爭越來越凸顯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因此,通過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動國內經濟創新發展和對外經貿合作,可以說這是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起始點。
在這樣的政策指引下,2013年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侵權假冒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而與之直接對應的,則是知識產權助推經濟發展的顯著成果。以專利為例,2013年,我國專利共計運營11.3227萬次,涉及專利數量超過10萬件。其中,20個第十六屆中國專利獎金獎項目自實施日起至2013年底,新增銷售額1450億元,新增利潤195億元,新增出口額329億元。從示范城市到強縣強企,專利的優勢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愈發呈現出正向相關的關系,知識產權助推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我國全年實現專利質押金額254億元、同比增長80%,全年有530家企業投保專利責任險、涉及專利1855件、保障金額達6438萬元。
在這樣的基礎上,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其中強調“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創造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構建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重要內容。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就要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長效機制,建立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誠信體系,規制濫用知識產權和不正當競爭等行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海波告訴本報記者。
創新驅動 責無旁貸的支撐作用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做出了“要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部署。在許春明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知識產權工作“循序漸進”的布局,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提振我國國內消費,帶動技術創新,從而更好地推動經濟的發展。
以專利金獎這樣的案例為代表,實際上,在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我國經濟建設主戰場的過程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知識產權衍生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效益不斷增長。
而加強保護作為知識產權工作鏈條各個環節中的核心,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引導相關部門打通整個工作鏈條。
比如,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重點探索的專利運營工作方面,在我國企業的實踐中,專利運營已越發被認為是實現專利價值的必由之路。“但專利運營的概念絕不簡單地等同于提交專利申請并進行轉讓。”七星天(北京)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龍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預估專利的侵權風險、跟蹤同類企業專利訴訟進展,這些都是在開展專利運營工作時的必修課。”在龍翔看來,專利運營在一定程度上會遇到走向訴訟程序等潛在的隱患,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高效精準的專利檢索分析規避專利侵權可以說是專利運營的基礎和重中之重。
知識產權保護助推經濟發展是知識產權制度的核心功能。因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指導下更加注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為創新驅動提供動力和保駕護航,知識產權工作將起到支撐作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3年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全面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成為判斷我國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2012年提出的“要加強外商投資權益和知識產權保護”,到2013年強調的“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再到今年作出的“要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部署,可以說,這個我國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愈發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有關專家表示,從近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知識產權工作“循序漸進”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國逐漸把知識產權工作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近年來,在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礎上,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我國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打通了知識產權工作鏈條的各個環節,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到了我國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之中。
循序漸進 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回首2012年末,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的大背景下,黨的十八大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當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進一步提出了“要加強外商投資權益和知識產權保護”,突出了在“穩定利用外資規模,擴大對外投資”過程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現實要求。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許春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而企業的國際競爭越來越凸顯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因此,通過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動國內經濟創新發展和對外經貿合作,可以說這是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起始點。
在這樣的政策指引下,2013年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侵權假冒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而與之直接對應的,則是知識產權助推經濟發展的顯著成果。以專利為例,2013年,我國專利共計運營11.3227萬次,涉及專利數量超過10萬件。其中,20個第十六屆中國專利獎金獎項目自實施日起至2013年底,新增銷售額1450億元,新增利潤195億元,新增出口額329億元。從示范城市到強縣強企,專利的優勢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愈發呈現出正向相關的關系,知識產權助推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我國全年實現專利質押金額254億元、同比增長80%,全年有530家企業投保專利責任險、涉及專利1855件、保障金額達6438萬元。
在這樣的基礎上,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其中強調“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創造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構建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重要內容。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就要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長效機制,建立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誠信體系,規制濫用知識產權和不正當競爭等行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海波告訴本報記者。
創新驅動 責無旁貸的支撐作用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做出了“要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部署。在許春明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知識產權工作“循序漸進”的布局,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在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提振我國國內消費,帶動技術創新,從而更好地推動經濟的發展。
以專利金獎這樣的案例為代表,實際上,在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我國經濟建設主戰場的過程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知識產權衍生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效益不斷增長。
而加強保護作為知識產權工作鏈條各個環節中的核心,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引導相關部門打通整個工作鏈條。
比如,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重點探索的專利運營工作方面,在我國企業的實踐中,專利運營已越發被認為是實現專利價值的必由之路。“但專利運營的概念絕不簡單地等同于提交專利申請并進行轉讓。”七星天(北京)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龍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預估專利的侵權風險、跟蹤同類企業專利訴訟進展,這些都是在開展專利運營工作時的必修課。”在龍翔看來,專利運營在一定程度上會遇到走向訴訟程序等潛在的隱患,因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高效精準的專利檢索分析規避專利侵權可以說是專利運營的基礎和重中之重。
知識產權保護助推經濟發展是知識產權制度的核心功能。因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指導下更加注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為創新驅動提供動力和保駕護航,知識產權工作將起到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