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綿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網
●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4478家,其中47戶已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申報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2678家,其中新注冊企業2227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專利5875項,約占全市授權專利數的43.7%,其中自主研發專利5115項
一塊比襯衫紐扣還小的手機振動器產品,一年的產值竟然做到了億元。通過自主創新的安和精密電子電器公司成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我市把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實現科技城突破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和資源傾斜力度,基本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一個個科技“小巨人”已成為綿陽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共申報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2678家,其中新注冊企業2227家。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4478家,其中47戶已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擁有專利5875項,自主研發的就有5115項,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均得到明顯提升。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雙劇增”的背后,是綿陽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2013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集中各方力量,加快培育發展一批技術先進、市場廣闊、潛力巨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使其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綿陽開“閘”放水,出臺了《加快科技城創新人才匯聚地建設意見》《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決定》《鼓勵各類優秀人才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等20余項政策,梳理了“十有政策”,實施了“涌泉計劃”,推行了金融、工商、人才等一系列有效的支持政策體系。
在這些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迅猛發展。四川豪斯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在這些扶持政策的推動下,用短短兩年時間就實現了華麗的轉身,由一家默默無聞的小企業成為國內警用無人機領域的領軍企業。
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落到實處,我市建立了責任落實、市縣聯動、督查調研等機制。去年8月,組織我市近300名大學生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對全市3000多戶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調查。12月,我市又組織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跨區交叉檢查,了解去年新注冊和新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為給科技型中小企業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我市還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和全程保姆式服務,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同時,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力量薄弱的問題,通過搭建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的近1000臺先進儀器提供給有需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使用,讓科研院所的資源變成了中小企業成長的“助推器”。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為綿陽經濟增添了活力,有力促進了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就業增加和收入提高。這些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小巨人”,將成為綿陽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4478家,其中47戶已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申報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2678家,其中新注冊企業2227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專利5875項,約占全市授權專利數的43.7%,其中自主研發專利5115項
一塊比襯衫紐扣還小的手機振動器產品,一年的產值竟然做到了億元。通過自主創新的安和精密電子電器公司成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我市把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實現科技城突破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和資源傾斜力度,基本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一個個科技“小巨人”已成為綿陽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共申報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2678家,其中新注冊企業2227家。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4478家,其中47戶已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擁有專利5875項,自主研發的就有5115項,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均得到明顯提升。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雙劇增”的背后,是綿陽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2013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集中各方力量,加快培育發展一批技術先進、市場廣闊、潛力巨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使其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綿陽開“閘”放水,出臺了《加快科技城創新人才匯聚地建設意見》《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決定》《鼓勵各類優秀人才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等20余項政策,梳理了“十有政策”,實施了“涌泉計劃”,推行了金融、工商、人才等一系列有效的支持政策體系。
在這些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迅猛發展。四川豪斯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在這些扶持政策的推動下,用短短兩年時間就實現了華麗的轉身,由一家默默無聞的小企業成為國內警用無人機領域的領軍企業。
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落到實處,我市建立了責任落實、市縣聯動、督查調研等機制。去年8月,組織我市近300名大學生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對全市3000多戶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調查。12月,我市又組織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跨區交叉檢查,了解去年新注冊和新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為給科技型中小企業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我市還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和全程保姆式服務,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同時,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力量薄弱的問題,通過搭建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的近1000臺先進儀器提供給有需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使用,讓科研院所的資源變成了中小企業成長的“助推器”。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為綿陽經濟增添了活力,有力促進了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就業增加和收入提高。這些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小巨人”,將成為綿陽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