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油發布
就業是民生之本,青年是就業創業的主體。近年來,團市委堅持把創新創業作為服務青年中最實在的民生項目,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幫助青年轉變觀念,竭力搭建服務青年創新創業的綜合平臺,幫助青年解決創業中的實際困難,讓青年通過創新創業實現夢想、促進科學發展。
觀念先行 激發創業熱情
去年11月初的一天,原政協一樓會議室氣氛熱烈,20多名大學生創業青年齊聚一堂,講述創業經歷、分享創業收獲、傾吐創業困難、交流發展思路……這是團市委舉辦的“青年創新創業論壇”活動的一個片段。
志高才能行遠。助力青年創業就業,團市委從激發青年活力,幫助他們立志入手,不斷增強青年的創業意識,引導青年敢于創業。聯合人社局、科技局等相關部門前往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開展“江油籍大學生回鄉創業座談會”,鼓勵更多的江油大學生回鄉創業、服務家鄉。每月組織開展創新創業論壇、創業咖啡吧,為創業青年搭建設交流平臺。積極創新方式,利用微信、微博和創業公眾號廣泛宣傳江油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廣泛開辟途徑,利用“雙選會”“三下鄉”等活動向創業就業青年提供YBC政策咨詢、擇業指導等服務。
正確的宣傳引導和強效的教育激勵,激發出全市青年的創新創業的熱情,僅上個月,就有近20名青年到團市委表達創業愿望,咨詢創業政策。
技能培訓 培育內生動力
面對青年們高漲的創業熱情,團市委的干部們是冷靜的。?他們明白:創業路上無坦途,還有很多“攔路虎”需要團市委幫助青年們一一掃除。這其中,技能、技術便是之一。
看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針對青年們對技能、技術的渴求,團市委大力開展了青年就業創業培訓,為創業就業青年“授之以漁”。對畢業大中專學生,利用YBC創業導師團隊進行創業規劃培訓、創業項目可行性論證,讓他們創業少走彎路,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對下崗失業青年和進城務工青年,以職中等培訓機構為依托,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充分利用政策資源,進行“定向式”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水平,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對農村青年,結合當地產業資源優勢,與農業、人社、科技等部門緊密合作,開展種植、養殖、服務業等技能培訓。去年,開展各類青年技能培訓10余次,讓1000余名城鄉青年受益。
而已建成的青業就業創業見習之家,更為廣大青年提供了難得的“實戰”機會。先后有220余名青年在匯星超市、蘭蘭糕點、馬記酒店等見習之家進行了“職場練兵”,為今后的就業創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以前沒有任何技術,想要創業太難了。是團組織開展的技能培訓讓我學到了真本事,現在,我種植了20多畝香菇,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林苗苗是九嶺鎮一名青年創業者。談到團組織給他的幫助,她說:“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共青團帶給我的就是一種‘正能量’。”
資源整合 提供強大助力
魏剛是一名青年創業者,也是九嶺鎮大寶膩子膏廠的老板。2013年,他創辦廠子之初,面臨資金瓶頸。在團市委YBC創業基金的幫助下, 魏剛及時獲得5萬元無息貸款,成功辦起了企業。
俗話說:“一元錢難倒英雄漢。”對于創業初期的青年來說,資金缺乏往往是最大的難題。團市委立足于發揮組織優勢和杠桿效應, 努力幫助青年破除這個“瓶頸”問題。通過大力推進YBC創業項目,先后幫助18名創業青年申報YBC創業基金。深入推進金融助力活動,聯合郵政儲蓄銀行,發放青年創業地方財政貼息小額專項貸款190萬元;廣泛開展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評級活動,為139名創業青年爭取到創業授信資金700萬元……
為青年零距離服務,團市委做得很細致。他們積極整合資源,為創業青年開展了集體代辦各類證照的服務,解除青年的后顧之憂,讓創業青年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業之中。
和風細雨潤無聲。一條條強力舉措的推進,催生出一個個生機勃勃的創業項目。如今,通過實施項目、技術、資金、政策、市場等方面的培育和扶持,大寶膩子膏、圌山生態牧場、明桂園藝種植園、程春美發超市等一大批涵蓋種植、養殖、商貿、建材等產業的青年創業項目已在城鄉遍地開花,成為引領全市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就業是民生之本,青年是就業創業的主體。近年來,團市委堅持把創新創業作為服務青年中最實在的民生項目,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幫助青年轉變觀念,竭力搭建服務青年創新創業的綜合平臺,幫助青年解決創業中的實際困難,讓青年通過創新創業實現夢想、促進科學發展。
觀念先行 激發創業熱情
去年11月初的一天,原政協一樓會議室氣氛熱烈,20多名大學生創業青年齊聚一堂,講述創業經歷、分享創業收獲、傾吐創業困難、交流發展思路……這是團市委舉辦的“青年創新創業論壇”活動的一個片段。
志高才能行遠。助力青年創業就業,團市委從激發青年活力,幫助他們立志入手,不斷增強青年的創業意識,引導青年敢于創業。聯合人社局、科技局等相關部門前往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開展“江油籍大學生回鄉創業座談會”,鼓勵更多的江油大學生回鄉創業、服務家鄉。每月組織開展創新創業論壇、創業咖啡吧,為創業青年搭建設交流平臺。積極創新方式,利用微信、微博和創業公眾號廣泛宣傳江油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廣泛開辟途徑,利用“雙選會”“三下鄉”等活動向創業就業青年提供YBC政策咨詢、擇業指導等服務。
正確的宣傳引導和強效的教育激勵,激發出全市青年的創新創業的熱情,僅上個月,就有近20名青年到團市委表達創業愿望,咨詢創業政策。
技能培訓 培育內生動力
面對青年們高漲的創業熱情,團市委的干部們是冷靜的。?他們明白:創業路上無坦途,還有很多“攔路虎”需要團市委幫助青年們一一掃除。這其中,技能、技術便是之一。
看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針對青年們對技能、技術的渴求,團市委大力開展了青年就業創業培訓,為創業就業青年“授之以漁”。對畢業大中專學生,利用YBC創業導師團隊進行創業規劃培訓、創業項目可行性論證,讓他們創業少走彎路,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對下崗失業青年和進城務工青年,以職中等培訓機構為依托,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充分利用政策資源,進行“定向式”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水平,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對農村青年,結合當地產業資源優勢,與農業、人社、科技等部門緊密合作,開展種植、養殖、服務業等技能培訓。去年,開展各類青年技能培訓10余次,讓1000余名城鄉青年受益。
而已建成的青業就業創業見習之家,更為廣大青年提供了難得的“實戰”機會。先后有220余名青年在匯星超市、蘭蘭糕點、馬記酒店等見習之家進行了“職場練兵”,為今后的就業創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以前沒有任何技術,想要創業太難了。是團組織開展的技能培訓讓我學到了真本事,現在,我種植了20多畝香菇,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林苗苗是九嶺鎮一名青年創業者。談到團組織給他的幫助,她說:“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共青團帶給我的就是一種‘正能量’。”
資源整合 提供強大助力
魏剛是一名青年創業者,也是九嶺鎮大寶膩子膏廠的老板。2013年,他創辦廠子之初,面臨資金瓶頸。在團市委YBC創業基金的幫助下, 魏剛及時獲得5萬元無息貸款,成功辦起了企業。
俗話說:“一元錢難倒英雄漢。”對于創業初期的青年來說,資金缺乏往往是最大的難題。團市委立足于發揮組織優勢和杠桿效應, 努力幫助青年破除這個“瓶頸”問題。通過大力推進YBC創業項目,先后幫助18名創業青年申報YBC創業基金。深入推進金融助力活動,聯合郵政儲蓄銀行,發放青年創業地方財政貼息小額專項貸款190萬元;廣泛開展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評級活動,為139名創業青年爭取到創業授信資金700萬元……
為青年零距離服務,團市委做得很細致。他們積極整合資源,為創業青年開展了集體代辦各類證照的服務,解除青年的后顧之憂,讓創業青年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業之中。
和風細雨潤無聲。一條條強力舉措的推進,催生出一個個生機勃勃的創業項目。如今,通過實施項目、技術、資金、政策、市場等方面的培育和扶持,大寶膩子膏、圌山生態牧場、明桂園藝種植園、程春美發超市等一大批涵蓋種植、養殖、商貿、建材等產業的青年創業項目已在城鄉遍地開花,成為引領全市創新創業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