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綿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網
日前,記者從科創區管委會獲悉,2014年,科創區通過不斷優化軟硬環境、完善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栽種更多“梧桐樹”。該區全年通過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378家,其中新成立343家,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105.59%和107.19%。全區累計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591家,其中電子信息407家、高技術服務業39家、新能源及節能22家。區內企業全年技術合同交易額達10951.4萬元。
優化發展環境
鑄就人才集聚高地
要想招來科技“金鳳凰”,廣栽“梧桐樹”顯得尤為重要。去年,該區充分引用社會資源、遵循市場原則創辦孵化器,先后引進3家民辦孵化器,現在園區共有孵化器9家(成都果嶺、五通、師院、1716、互聯網聯盟、中物孵化、西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長虹創投、靈創)。該區全年實現專利申請量1142件,同比上升77%,完成全年目標的126.8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13件,同比上升38.5%,專利授權量404件,同比上升109%。該區獲批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和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企業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該區全年支出1400余萬元用于扶持企業發展。去年,該區還組織了20余家企業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西部)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推進會;引進君豐天使基金、北京君合銀豐設立的創業投資基金和西工大深圳研究院設立的投資天使基金,積極幫助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有了良好的發展硬環境,有了投資者支持,企業發展更加迅速。
完善服務體系
孵化成長一條龍
如今,在科創區申請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交資料當天就能獲得企業法人的經營執照。一天創辦企業,詮釋的是細致周到的服務。
為了讓一個個中小企業能夠茁壯成長,去年5月,科技城科技服務公司完成注冊,采用O2O模式針對全市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政務服務和企業中介服務,全面助力企業發展。針對初創企業缺乏辦公場地問題,該區免費提供辦公場地、辦公桌椅等,企業只需拎包入??;針對企業招工難問題,該區不定期的收集企業人才方面需求,組織人才對接會,同時新增人才公寓,為來區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住宿;針對融資難問題,收集整理孵化器內企業投融資需求情況,不定期地開展“科技金融”對接交流會,搭建銀企溝通交流的平臺;針對創業人員缺乏經驗問題,與綿陽市創業促進會合作,免費為初創期的創業者提供創業導師,并定期邀請創業嘉賓到園區舉行行業講座,提高創新創業成功率。
正是這些專業貼心的金融服務、人才服務、項目服務,招來了科技“金鳳凰”,成為助力企業騰飛一味強勁的催化劑。
營造創業氛圍
“招商引智”蓄力未來
孵化器的服務對象為創業企業,而創業企業的主體就是人才。為了凝聚企業的同時吸引更多人才,該區工作人員多次赴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地開展招商工作,并舉辦多種形式創業活動,引領創業者快速創業,積極為園區未來發展蓄積能量。
2014年,該區組織和參加對外開放活動80余場次。牽頭籌辦的“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軍轉民大賽”得到科技部和省、市高度肯定,2014“科創杯”中國科技城創新創業大賽評選出一批優秀科技成果和項目,大賽吸引了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綿陽科研院所和重點軍工企業等10余家高校及院企、400個項目、近300名大學生的參與。首屆科技城游戲創業者峰會吸引眾多業內知名企業家參會研討。組團參加了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第二屆科技城科博會、科技金融對接交流會、北京科博會、1716創業英雄聯盟會等重大活動。組織開展或參加了赴川大、電子科大、西北工大、華中科大等高校的“高校行”活動,成功申報“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承辦地。
一系列創業活動換來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了該區的創業大軍,創業氛圍日漸濃厚。該區也獲得首批“四川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
日前,記者從科創區管委會獲悉,2014年,科創區通過不斷優化軟硬環境、完善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栽種更多“梧桐樹”。該區全年通過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378家,其中新成立343家,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105.59%和107.19%。全區累計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591家,其中電子信息407家、高技術服務業39家、新能源及節能22家。區內企業全年技術合同交易額達10951.4萬元。
優化發展環境
鑄就人才集聚高地
要想招來科技“金鳳凰”,廣栽“梧桐樹”顯得尤為重要。去年,該區充分引用社會資源、遵循市場原則創辦孵化器,先后引進3家民辦孵化器,現在園區共有孵化器9家(成都果嶺、五通、師院、1716、互聯網聯盟、中物孵化、西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長虹創投、靈創)。該區全年實現專利申請量1142件,同比上升77%,完成全年目標的126.8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13件,同比上升38.5%,專利授權量404件,同比上升109%。該區獲批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和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企業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該區全年支出1400余萬元用于扶持企業發展。去年,該區還組織了20余家企業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西部)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推進會;引進君豐天使基金、北京君合銀豐設立的創業投資基金和西工大深圳研究院設立的投資天使基金,積極幫助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有了良好的發展硬環境,有了投資者支持,企業發展更加迅速。
完善服務體系
孵化成長一條龍
如今,在科創區申請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交資料當天就能獲得企業法人的經營執照。一天創辦企業,詮釋的是細致周到的服務。
為了讓一個個中小企業能夠茁壯成長,去年5月,科技城科技服務公司完成注冊,采用O2O模式針對全市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政務服務和企業中介服務,全面助力企業發展。針對初創企業缺乏辦公場地問題,該區免費提供辦公場地、辦公桌椅等,企業只需拎包入??;針對企業招工難問題,該區不定期的收集企業人才方面需求,組織人才對接會,同時新增人才公寓,為來區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住宿;針對融資難問題,收集整理孵化器內企業投融資需求情況,不定期地開展“科技金融”對接交流會,搭建銀企溝通交流的平臺;針對創業人員缺乏經驗問題,與綿陽市創業促進會合作,免費為初創期的創業者提供創業導師,并定期邀請創業嘉賓到園區舉行行業講座,提高創新創業成功率。
正是這些專業貼心的金融服務、人才服務、項目服務,招來了科技“金鳳凰”,成為助力企業騰飛一味強勁的催化劑。
營造創業氛圍
“招商引智”蓄力未來
孵化器的服務對象為創業企業,而創業企業的主體就是人才。為了凝聚企業的同時吸引更多人才,該區工作人員多次赴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地開展招商工作,并舉辦多種形式創業活動,引領創業者快速創業,積極為園區未來發展蓄積能量。
2014年,該區組織和參加對外開放活動80余場次。牽頭籌辦的“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軍轉民大賽”得到科技部和省、市高度肯定,2014“科創杯”中國科技城創新創業大賽評選出一批優秀科技成果和項目,大賽吸引了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綿陽科研院所和重點軍工企業等10余家高校及院企、400個項目、近300名大學生的參與。首屆科技城游戲創業者峰會吸引眾多業內知名企業家參會研討。組團參加了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第二屆科技城科博會、科技金融對接交流會、北京科博會、1716創業英雄聯盟會等重大活動。組織開展或參加了赴川大、電子科大、西北工大、華中科大等高校的“高校行”活動,成功申報“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承辦地。
一系列創業活動換來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了該區的創業大軍,創業氛圍日漸濃厚。該區也獲得首批“四川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