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迎來政策風口。全國已有4762家中小企業上榜。同時,帶動全國范圍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入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萬多家。這些企業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努力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在“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將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
不僅國家有政策支持,四川省各地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出臺了系列的支持政策,讓我們一起關注:
“對獲得2020年度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的單位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用于提升專業化發展能力。”——《關于做好2021年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支持中小企業開展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等領域“補短板”和國產替代產品的研發制造;
支持中小企業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
2021年10月28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了《成都市關于支持企業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若干扶持政策(征求意見稿)》。
《扶持政策》提到,成都擬對在北交所首發上市的企業,按實際募資凈額(扣除發行費用)的1%給予最高不超過350萬元獎勵。對新遷入成都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一次性給予350萬元獎勵。
對首次在新三板掛牌進入基礎層的企業給予20萬元補助;對符合條件由基礎層首次調整進入創新層的企業給予10萬元補助;對首次掛牌進入創新層的企業給予30萬元補助。
對在新三板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掛牌企業,發行上市申請被北交所正式受理的,給予100萬元獎勵。